字典
咏字的意思
咏
拼音yǒng 注音ㄩㄥˇ 繁体詠
简体部首口部 部外笔画5画 总笔画8画
五笔KYNI 仓颉RINE 郑码JSK 四角63092 结构左右 电码0737 区位5129 统一码548F 笔顺丨フ一丶フフノ丶
简体部首口部 部外笔画5画 总笔画8画
五笔KYNI 仓颉RINE 郑码JSK 四角63092 结构左右 电码0737 区位5129 统一码548F 笔顺丨フ一丶フフノ丶
基本解释
基本字义
咏
⒈ 唱,声调有抑扬地念:咏赞。歌咏。吟咏。咏唱。
⒉ 用诗词等来描述,抒发感情:咏梅。咏史。咏怀。咏叹。咏叹调(富于抒情的独唱曲)。
⒊ 指诗词:佳咏。
统一码
咏字UNICODE编码U+548F,10进制: 21647,UTF-32: 0000548F,UTF-8: E5 92 8F。
咏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(CJK Unified Ideographs)。
异体字
汉英互译
chant、intone
造字法
形声:从口、永声
English
sing song or poem, hum, chant
详细解释
基本词义
词性变化
◎ 咏
〈名〉
指诗歌等韵文作品 [poetry]
不有佳咏,何伸雅怀。——唐· 李白《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》
常用词组
咏唱、咏怀、咏叹、咏叹调、咏赞
康熙字典

咏【丑集上】【口部】 康熙筆画:8画,部外筆画:5画
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爲命切,音泳。《說文》本作詠,歌也。《前漢·東方朔傳》彈琴其中,以咏先王之風。《禮·文王世子》適饌省醴,養老之珍具,遂發咏焉。《註》發咏,謂以樂納之。
又《集韻》或作永。《詩·魏風》誰之永號。《釋文》作咏。○按《玉篇》《廣韻》諸書本作咏。《字彙》作咏,从二水,附六畫,非,今攺正。咏字右从二水作,不从永。(詠)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爲命切,音泳。《說文》歌也。《玉篇》長言也。《增韻》詠歌謳吟也。《書·益稷》戛擊鳴球,搏拊琴瑟以詠。《傳》以合詠歌之聲也。《爾雅序》敘詩人之興詠。《疏》詠者,永言也。《前漢·藝文志》詠其聲謂之歌。
又鳥鳴亦曰詠。《陸機·悲哉行》耳悲詠時禽。《註》禽聲應時而變也。
又通作咏。《史記·樂書》歌詠其聲也。《禮·樂記》作歌咏。
又《說文長箋》省作永。《書·舜典》詩言志,歌永言。
说文解字
说文解字
詠【卷三】【言部】
歌也。从言永聲。咏,詠或从口。爲命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