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
呈字的意思
呈
基本解释
基本字义
呈
⒈ 显出,露出:呈现。呈祥。
⒉ 恭敬地送上去:呈上。呈报。面呈。
⒊ 下级报告上级的文件:呈文。呈子。
⒋ 古同“程”,规划、法式、标准。
统一码
呈字UNICODE编码U+5448,10进制: 21576,UTF-32: 00005448,UTF-8: E5 91 88。
呈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(CJK Unified Ideographs)。
异体字
汉英互译
assume、submit
造字法
形声
English
submit, show; appear; petition
详细解释
基本词义
词性变化
◎ 呈
〈名〉
(1) 旧时公文的一种,用于下对上 [petition]
老爹,我而今就写呈去首。——《儒林外史》
(2) 又如:呈稿(呈本。呈文的底稿);呈子(状子)
常用词组
呈报、呈递、呈交、呈露、呈请、呈上、呈文、呈现、呈献、呈正、呈子
康熙字典

呈【丑集上】【口部】 康熙筆画:7画,部外筆画:4画
《唐韻》直貞切《集韻》馳貞切《韻會》馳成切,音程。《說文》平也。从口
聲。
又《玉篇》解也。
又《廣韻》示也,見也。《正韻》露也。
又姓。《正字通》古今印藪有呈紳。
又與程通。《史記·秦始皇紀》上至以衡石量書,日夜有呈,不中呈不得休息。
又《廣韻》《集韻》直正切,音鄭。《廣韻》自媒衒。《唐書·韋澳傳》恐無呈身御史。
又《集韻》丑郢切,音騁。與逞同,通也。一曰快也。《集韻》㞷古作呈。註詳屮部四畫。
又《字彙補》古文狂字。註詳犬部四畫。《郭氏正誤》呈,从王从口。與呈字異。呈字从。
说文解字
说文解字
呈【卷二】【口部】
平也。从口聲。直貞切
说文解字注
(呈)平也。今義云示也。見也。从口。壬聲。直貞切。十一部。壬之言挺也。故訓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