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
吁字的意思
吁
基本解释
基本字义
吁
⒈ 叹息:长吁短叹。
⒉ 叹词,表示惊疑:吁,是何言欤?
统一码
吁字UNICODE编码U+5401,10进制: 21505,UTF-32: 00005401,UTF-8: E5 90 81。
吁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(CJK Unified Ideographs)。
异体字
汉英互译
appeal、sigh
造字法
形声:从口、于声
English
interjection 'Alas!'; to sigh
详细解释
基本词义
词性变化
◎ 吁
〈动〉
(1) 叹息,叹气 [sigh]
香车辗尽关山日,弹罢琵琶只自吁。——《明珠记》
(2) 又如:吁唏(吁嘘。嘘唏,叹息);吁气(叹气);吁嗟(哀叹;叹息);吁嗟(慨叹);吁然(感叹的样子);吁叹(叹息;哀叹);吁嘻(感叹)
(3) 吐 [breathe out]。如:吁呵(口中默念);吁吸(嘘气与吸气;呼吸);吁呼(指吐气);吁荼(谓散发出温暖之气);吁气(呼气,吐气)
云何吁矣。——《诗·周南·卷耳》
(4) 另见
常用词组
吁吁
康熙字典
【】【部】
说文解字
说文解字
吁【卷二】【口部】
驚也。从口于聲。況于切
说文解字注
(吁)驚語也。吕㓝。王曰吁來。按亏有大義。故从亏之字多訓大者。芋下云。大葉實根駭人。?訓驚語。故从亏口。亏者驚意。此篆重以亏會意。故不入口部。如句丩屬字之例。後人又於口部增吁。解云驚也。宜刪。从口亏。亏亦聲。況于切。五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