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

召字的意思

召
拼音zhào shào 注音ㄓㄠˋ ㄕㄠˋ 简体部首口部 部外笔画2画 总笔画5画
五笔VKF 仓颉SHR 郑码YDJ 四角17602 结构上下 电码0664 区位5357 统一码53EC 笔顺フノ丨フ一

基本解释

基本字义

zhào(ㄓㄠˋ)

⒈  召唤:召集。召见。

⒉  召致,引来:召祸。召人怨。

统一码

召字UNICODE编码U+53EC,10进制: 21484,UTF-32: 000053EC,UTF-8: E5 8F AC。

召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(CJK Unified Ideographs)。

召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

异体字

汉英互译

call together、convene、summon

造字法

形声:从口、刀声

English

imperial decree; summon

详细解释

基本词义

常用词组

召唤、召回、召祸、召集、召见、召开、召神弄鬼、召之即来

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 召

召【丑集上】【口部】 康熙筆画:5画,部外筆画:2画

《唐韻》直少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直笑切,𠀤潮去聲。《說文》評也。《王逸曰》以手曰招,以言曰召。《書·甘誓》大戰于甘,乃召六卿。《詩·齊風》自公召之。《禮·曲禮》父召,無諾唯而起。

《廣韻》《正韻》實照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時照切,𠀤同邵。《廣韻》邑名。《詩序》甘棠,美召伯也。《箋》召伯,姬姓,名奭,食邑于召。

姓。《廣韻》召公之後。《前漢·循吏傳》召信臣,九江壽春人。《氏族博考》春秋召與邵一氏,後分爲二,汝南安陽之族皆从邵。

说文解字

说文解字

召【卷二】【口部】

𧦝也。从口刀聲。直少切

说文解字注

(召)𧦝也。言部曰。𧦝、召也。从口。刀聲。直少切。二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