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

劾字的意思

劾
拼音 注音ㄏㄜˊ 简体部首力部 部外笔画6画 总笔画8画
仓颉YOKS 郑码SZOY 四角04827 结构左右 电码0511 区位5932 统一码52BE 笔顺丶一フノノ丶フノ

基本解释

基本字义

hé(ㄏㄜˊ)

⒈  揭发罪状:弹(tán )劾。参(cān )劾。

统一码

劾字UNICODE编码U+52BE,10进制: 21182,UTF-32: 000052BE,UTF-8: E5 8A BE。

劾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(CJK Unified Ideographs)。

劾字收录于 现通表 标准字体

异体字

English

examine into, impeach, charge

详细解释

基本词义

词性变化

〈名〉

(1) 检举揭发的文书 [impeaching document]

滂睹时方艰,知意不行,因投劾去。——《后汉书》

(2) 另见 kài

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 劾

劾【子集下】【力部】 康熙筆画:8画,部外筆画:6画

《唐韻》胡槩切《集韻》戸代切《韻會》戸槩切,𠀤音瀣。《說文》法有罪也。《玉篇》推劾也。《廣韻》推窮罪人。《增韻》按劾也。《六書故》劾猶覈也,考劾其實也。《韻會》鞠也。《後漢·範滂傳》滂奏刺史權豪之黨二十餘人,尚書責滂所劾猥多。滂知意不行,投劾去。《註》自投其劾狀而去。

《集韻》勤力也。一曰勉也。

《唐韻》《正韻》胡得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紇則切,𠀤恆入聲。

《集韻》《類篇》《韻會》𠀤下改切,瀣上聲。義𠀤同。

说文解字

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 劾

劾【子集下】【力部】 康熙筆画:8画,部外筆画:6画

《唐韻》胡槩切《集韻》戸代切《韻會》戸槩切,𠀤音瀣。《說文》法有罪也。《玉篇》推劾也。《廣韻》推窮罪人。《增韻》按劾也。《六書故》劾猶覈也,考劾其實也。《韻會》鞠也。《後漢·範滂傳》滂奏刺史權豪之黨二十餘人,尚書責滂所劾猥多。滂知意不行,投劾去。《註》自投其劾狀而去。

《集韻》勤力也。一曰勉也。

《唐韻》《正韻》胡得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紇則切,𠀤恆入聲。

《集韻》《類篇》《韻會》𠀤下改切,瀣上聲。義𠀤同。

说文解字

说文解字

劾【卷十三】【力部】

法有辠也。从力亥聲。胡槩切

说文解字注

(劾)灋有辠也。法者、謂以法施之。廣韵曰。劾、推窮罪人也。从力。亥聲。按此字俗作𠜨、从刃。恐从刀則混於刀部之刻也。胡槩切。一部。亦入海韵、代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