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
剉字的意思
剉
拼音cuò 注音ㄘㄨㄛˋ 简体部首刂部 部外笔画7画 总笔画9画
繁体部首刀部
五笔WWFJ 仓颉OGLN 郑码ODBK 四角82100 结构左右 电码0464 统一码5249 笔顺ノ丶ノ丶一丨一丨丨
繁体部首刀部
五笔WWFJ 仓颉OGLN 郑码ODBK 四角82100 结构左右 电码0464 统一码5249 笔顺ノ丶ノ丶一丨一丨丨
基本解释
基本字义
剉
⒈ 古同“锉”,折损。
⒉ 古同“锉”,用锉刀去掉物体的芒角。
⒊ 铡切。
⒋ 饲料。
⒌ 方言,量词,段、截:吃一剉,剥一剉。
统一码
剉字UNICODE编码U+5249,10进制: 21065,UTF-32: 00005249,UTF-8: E5 89 89。
剉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(CJK Unified Ideographs)。
异体字
English
cut, file, trim; file
详细解释
基本词义
康熙字典

剉【子集下】【刀部】 康熙筆画:9画,部外筆画:7画
《唐韻》麄臥切《集韻》《正韻》寸臥切《韻會》千臥切,音銼。《說文》折傷也。《玉篇》去芒角也。斫也。《六書故》斬截也。
又《集韻》祖臥切,音挫。義同。
说文解字
说文解字
剉【卷四】【刀部】
折傷也。从刀坐聲。麤臥切
说文解字注
(剉)折傷也。剉與手部挫音同義近。考工記。揉牙内不挫。注。挫、折也。是二字通用也。經史剉折字多作挫。按今俗謂䥨爲剉。乃錯之聲誤耳。說文作厝。从刀。?聲。麤臥切。十七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