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

刳字的意思

刳
拼音 注音ㄎㄨ 简体部首刂部 部外笔画6画 总笔画8画
繁体部首刀部
五笔DFNJ 仓颉KSLN 郑码GDZK 四角42200 结构左右 电码0453 区位5658 统一码5233 笔顺一ノ丶一一フ丨丨

基本解释

基本字义

kū(ㄎㄨ)

⒈  从中间破开再挖空:刳木为舟。刳心(道教指澄清内心的杂念)。

统一码

刳字UNICODE编码U+5233,10进制: 21043,UTF-32: 00005233,UTF-8: E5 88 B3。

刳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(CJK Unified Ideographs)。

刳字收录于 现通表

异体字

造字法

形声:从刂、夸声

English

cut out, dig, rip up, scoop out

详细解释

基本词义

常用词组

刳刀

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 刳

刳【子集下】【刀部】 康熙筆画:8画,部外筆画:6画

《唐韻》苦胡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空胡切,𠀤音枯。《說文》判也。《易·繫辭》刳木爲舟。

《玉篇》空物腸也,屠也。《前漢·王莽傳》與巧屠共刳剝之。《註》刳,剖也。

《集韻》墟侯切,音摳。義同。

说文解字

说文解字

刳【卷四】【刀部】

判也。从刀夸聲。苦孤切

说文解字注

(刳)判也。内則云。刲之刳之。按刲謂刺殺之。刳謂空其腹。𣪠辭刳木爲舟。亦謂虛木之中。刳木一作挎木。鄉飮酒禮。相者二人。皆左何瑟。後首挎越内弦。賈公彥曰。瑟底有孔越。以指深入而持之也。手部無挎。从刀。夸聲。苦孤切。五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