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

佾字的意思

佾
拼音 注音一ˋ 简体部首亻部 部外笔画6画 总笔画8画
繁体部首人部
五笔WWEG 仓颉OCB 郑码NOQ 四角28227 结构左右 电码0168 区位5711 统一码4F7E 笔顺ノ丨ノ丶丨フ一一

基本解释

基本字义

yì(一ˋ)

⒈  古代乐舞的行列:八佾(八行八列,共六十四人)。

统一码

佾字UNICODE编码U+4F7E,10进制: 20350,UTF-32: 00004F7E,UTF-8: E4 BD BE。

佾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(CJK Unified Ideographs)。

佾字收录于 现通表 标准字体

异体字

造字法

会意

English

a row or file of dancers

详细解释

基本词义

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 佾

佾【子集中】【人部】 康熙筆画:8画,部外筆画:6画

〔古文〕𢔍《唐韻》夷質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弋質切,𠀤音逸。舞行列也。行數,人數,縱橫皆同,故曰佾。《左傳·隱五年》於是初獻六羽,始用六佾。古但用䏌,加人轉註。䏌音翕。古今異讀。

说文解字

说文解字

佾【卷八】【人部】

舞行列也。从人䏌聲。夷質切

说文解字注

(䏌)振肸也。振肸依玉篇。今本玉篇肸譌眸。十部曰。肸蠁、布也。然則振肸者、謂振動布寫也。以曡韵爲訓也。鍇本云振也。鉉本云振䏌也。皆非是。禮樂志曰。鸞路龍鱗。罔不肸飾。師古曰。肸、振也。謂皆振整而飾之也。上林賦。肸蠁布寫。師古曰。肸蠁、盛作也。甘泉賦。薌呹肸以掍根。師古曰。言風之動樹。聲響振起。此皆與說文合。葢䏌與肸音義皆同許無八佾字。今按作䏌作肸皆可。左傳言振萬舞者、必振動也。尸部曰。㞕、動作切切也。此從䏌㑹意也。从肉。八聲。許乞切。古音在十二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