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
佹字的意思
佹
基本解释
基本字义
佹
⒈ 乘戾;背离。
⒉ 累积;重叠。
⒊ 依。
⒋ 古通“诡”。
统一码
佹字UNICODE编码U+4F79,10进制: 20345,UTF-32: 00004F79,UTF-8: E4 BD B9。
佹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(CJK Unified Ideographs)。
English
depend upon; support; go against; (variant deceive)
详细解释
基本词义
康熙字典

佹【子集中】【人部】 康熙筆画:8画,部外筆画:6画
《廣韻》過委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古委切,音詭。重累也。一曰依也。
又戾也。《周禮·冬官考工記察其菑蚤不齲註》菑爪不相佹。
又欐佹,支柱也。《司馬相如·上林賦》連卷欐佹,或作。
又《佹詩》荀卿以避讒入楚,春申君以爲蘭陵令,春申君謝荀卿,荀卿去之趙。春申君又使人請卿,卿不還,遺春申君佹詩。《註》佹異激切之辭,詳言天下不治之意。
又《淮南子·齊俗訓》爭爲佹辯,久積而不訣。
又佹諸,人名。見《左傳·僖九年》。
又《集韻》《韻會》俱爲切,音嬀。幾似貌。